首页
《疑难病杂志》2023年第10期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 • 期刊在线 • 《疑难病杂志》2023年第10期
  • 同步推量放疗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疗效及对骨痛程度、PSA、NGF水平的影响
    作者:刘晓静 冯常福 许在华 夏扬 关键词:乳腺癌;骨转移;同步推量放疗;骨痛程度;前列腺特异性抗原;神经生长因子;
    目的 观察同步推量放疗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效果。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—2022年3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放疗科收治乳腺癌骨转移患者92例,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、对照组,各46例。对照组实施常规放疗,观察组实施同步推量放疗。统计放疗5周治疗效果及肿瘤靶区(GTV)、临床靶区(CTV)、计划靶区(PTV)实际放疗剂量,记录心脏及肺部照射剂量10 Gy、20 Gy的部位体积百分比;比较放疗前后骨痛程度、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(PSA)及神经生长因子(NGF)水平;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,调查3个月后溶骨病灶修复情况。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(93.48%vs. 78.26%,χ2/P=4.390/0.036);观察组GTV剂量高于对照组,PTV剂量低于对照组(t/P=4.932/<0.001、4.494/<0.001);观察组心脏、肺部受照20 Gy体积小于对照组(t/P=2.975/0.004、4.969/<0.001);放疗3周观察组骨痛程度较对照组轻(Z/P=2.285/0.022);放疗3周、5周2组血清PSA、NGF水平低于放疗前,且放疗5周水平低于放疗3周,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(F/P=13.746/<0.001、11.942/0.002);观察组放射性损伤总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(χ2/P=4.483/0.034);观察组溶骨病灶修复率高于对照组(χ2/P=4.089/0.043)。结论 同步推量放疗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具有良好效果,可提高局部抗肿瘤效果,减少危及器官照射剂量,加快骨痛症状缓解,促进骨质钙化,安全性高。
  • TOP2A联合miR-21检测在宫颈癌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
    作者:万晶晶 姚莉 李梦琳 甘艳玲 汪晶 关键词:宫颈癌;拓扑异构酶Ⅱα;miR-21;病情;预后;临床价值;
    目的 分析拓扑异构酶Ⅱα(TOP2A)联合miR-21检测在宫颈癌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。方法 选择2015年1月—2016年12月武汉市第三医院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诊治的宫颈癌患者(CVC组)80例及宫颈良性疾病患者(CON组)45例为研究对象,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(qRT-PCR)检测CVC组和CON组宫颈组织中TOP2A及miR-21表达,比较CVC组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中肿瘤组织TOP2A及miR-21表达的差异;分析TOP2A、miR-21表达与生存期的关系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(ROC)曲线分析TOP2A及miR-21预测宫颈癌1年预后不良的价值;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癌死亡的危险因素。结果 CVC组患者肿瘤组织TOP2A及miR-21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CON组(F/P=83.181/<0.001、106.861/<0.001)。分化程度低分化、组织学分级G3、肌层浸润深度≥1/2、有淋巴结转移及FIGO分期Ⅲ+Ⅳ期患者TOP2A及miR-21表达高于分化程度中—高分化、组织学分级G1+G2、肌层浸润深度<1/2、无淋巴结转移及Ⅰ+Ⅱ期患者(TOP2A:t/P=15.341/<0.001、9.687/<0.001、18.459/<0.001、9.812/<0.001、21.722/<0.001;miR-21:t/P=9.052/<0.001、10.441/<0.001、17.391/<0.001、8.457/<0.001、18.236/<0.001)。CVC组宫颈癌TOP2A≥1.82且miR-21≥1.36患者中位生存期低于TOP2A<1.82或miR-21<1.36患者(Logrank=8.645,P=0.003)。TOP2A、 miR-21及二者联合预测宫颈癌1年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(AUC)分别为0.815、0.831、0.927,二者联合的AUC最大(Z/P=2.542/0.018、2.218/0.021)。分化程度低分化、组织学分级G3、肌层浸润深度≥1/2、有淋巴结转移、FIGO分期Ⅲ+Ⅳ期、TOP2A表达≥1.82、miR-21表达≥1.36为宫颈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[OR(95%CI)=1.978(1.134~5.792)、2.085(1.027~5.092)、2.252(1.131~4.877)、3.425(1.361~5.082)、4.297(1.245~6.138)、2.654(1.189~6.712)、2.512(1.182~5.956)]。结论 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TOP2A及miR-21表达显著升高,与分化程度、组织学分级、肌层浸润深度、淋巴结转移、FIGO分期相关,可作为宫颈癌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标志物。TOP2A联合miR-21检测可显著提高预测宫颈癌预后不良的价值。
  • 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
    作者:陈韩 杨江怡 陈华 韩锋 关键词:宫颈癌;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1;表达;预后;免疫组织化学;
    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1(LPCAT1)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。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日—2022年12月31日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163例作为观察组,另选取同期因患子宫平滑肌瘤施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77例作为对照组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PCAT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水平,比较LPCAT1蛋白水平在不同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差异,运用Kaplan-Meier法分析LPCAT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,Cox回归模型分析宫颈癌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。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LPCAT1蛋白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(χ2=18.509,P<0.001);FIGO分期Ⅲ~Ⅳ期、浸润深度>1/2肌层、淋巴结转移、中高分化宫颈癌患者LPCAT1蛋白高表达率高于FIGO分期Ⅰ~Ⅱ期、浸润深度≤1/2肌层、无淋巴结转移、低分化者(χ2/P=5.501/0.019,20.463/<0.001,5.979/0.014,21.675/<0.001);LPCAT1蛋白高表达者总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者(χ2=4.791,P=0.029);FIGO分期Ⅲ~Ⅳ期、肿瘤浸润深度>1/2肌层、淋巴结转移、中高分化和LPCAT1蛋白高表达均为宫颈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[HR(95%CI)=1.564(1.284~2.122),1.376(1.069~1.972),2.439(1.300~3.950),2.690(2.049~3.699),1.302(1.068~1.590)]。结论 LPCAT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,且其高表达可提示宫颈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。LPCAT1蛋白可能具有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潜能。
  •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LncRNA XIST、miR-196b表达及临床意义
    作者:王婧妍 黄彬涛 高大 李慧娉 韩东海 关键词:急性髓系白血病;临床病理;预后;微小核糖核酸;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;
    目的 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(AML)患者血清LncRNA XIST、miR-196b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。方法 选取2016年3月—2020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收治AML患者88例为AML组,同期医院健康体检志愿者41例为健康对照组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(RT-qPCR)法检测血清LncRNA XIST、miR-196b表达。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AML患者血清LncRNA XIST、miR-196b表达差异,分析LncRNA XIST与miR-196b之间相关性以及LncRNA XIST、miR-196b与AML患者预后的关系。结果 AML组血清LncRNA XIST、miR-196b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(t/P=12.820/<0.001、14.405/<0.001)。NCCN分级高危、髓外浸润、白细胞计数≥10×109/L的AML患者血清LncRNA XIST、miR-196b表达显著高于NCCN分级低中危、无髓外浸润、白细胞计数<10×109/L的AML患者(LncRNA XIST:t/P=8.410/<0.001、5.830/<0.001、5.430/<0.001;miR-196b:t/P=7.261/<0.001、5.658/<0.001、10.329/<0.001)。AML患者血清LncRNA XIST与miR-196b表达呈正相关(r/P=0.423/<0.001)。高LncRNA XIST表达、高miR-196b表达AML患者OS率低于低LncRNA XIST表达、低miR-196b表达(χ2/P=12.290/<0.001、5.413/0.012)。Cox回归分析显示,NCCN分级高危、髓外浸润、白细胞计数≥10×109/L、高LncRNA XIST表达、高miR-196b表达是影响AML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[OR(95%CI)=1.881(1.201~2.947)、1.540(1.113~2.133)、1.484(1.180~1.767)、1.655(1.172~2.337)、1.508(1.171~1.942)]。结论 AML患者血清LncRNA XIST、miR-196b表达均增高,且与AML恶性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不良预后的发生有关。
  • MR、DWI鉴别诊断良恶性浅表软组织肿瘤的价值分析
    作者:赵思 宗园 张可 冯颖颖 关键词:良恶性浅表软组织肿瘤;磁共振成像;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;诊断;
   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(MR)、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(DWI)鉴别诊断良恶性浅表软组织肿瘤的价值。方法 选取2021年6月—2022年6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浅表软组织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,其中良性肿瘤组50例,恶性肿瘤组30例。所有患者行常规MR扫描和DWI检查,比较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的MR影像学特征,比较2组最大强化率(ERmax)、最大上升斜率(Slopemax)和表观弥散系数(ADC)值,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(ROC)分析ERmax、Slopemax、ADC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效能。结果 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在MR检查中肿瘤大小、肿瘤边界、肿瘤信号、侵袭性、强化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MR、DWI及MR结合DWI诊断恶肿瘤的符合率分别为66.7%、73.3%、83.3%;MR、DWI及MR结合DWI诊断良性肿瘤的符合率分别为76.0%、80.0%、88.0%,MR结合DWI检测均高于MR、DWI单项检测(Z=3.208、3.412,P<0.05)。良性肿瘤组ERmax、Slopemax值低于恶性肿瘤组,ADC值高于恶性肿瘤组(t/P=6.711/<0.001,4.220/<0.001,12.959/<0.001);ERmax、Slopemax、ADC及三者联合诊断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AUC值为0.827、0.744、0.768、0.933,三者联合高于单项检测(Z/P=4.212/<0.001,3.451/<0.001,3.425/<0.001)。结论 MR、DWI参数有助于鉴别诊断良恶性浅表软组织肿瘤,联合ERmax、Slopemax、ADC值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。